来源:诗词天地
2023年2月4日
癸卯年正月十四
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
——立春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故名立春。
立春乃万物起始,意味着一个新的轮回已开启。它是春天的前奏,亦是大地的初心。
此时寒冬已尽,春回大地,大自然正生机勃发。穿越漫长的苦寒等待,我们终于等来春之女神。

立春之日,袅袅东风轻抚脸庞,大地开始解冻,春就在冰雪中静静地孕育着生机。
五日后,沉睡一整个冬季的虫类,慢慢苏醒,迎接崭新的开始。

再五日,水底的鱼群感知到温暖而游至水面,此时冰冻似融非融,鱼儿们争相着破冰而出。
在我国民间素有:“立春大如年”的说法。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也是祈岁纳福的时刻,在过去民间要举行隆重的迎春仪式,来祈愿风雨调和,国泰民安。
作为传统的节日,可如今立春的传统习俗正在被渐渐遗忘......
今天诗词君就给大家分享一些立春节气的传统民俗,吃三样,做三事,忌三事,迎好岁首,一年万事顺遂,人安康!

丨立春:吃3样丨
1、吃春卷
在《岁时广记》当中记载:“京师富贵人家造面蚕,名曰‘探官蚕’。又因立春日做此,故又称‘探春蚕。”
这里的春蚕指的就是我们今天所吃的春卷,立春这一天在南方的很多地方都有食用春卷的习俗。

2、吃春饼
在唐代的《四时宝镜》中记载:“立春日食萝菔、春饼、生菜,号春盘。”
从《四时宝镜》的记载不难看出,我们华夏民族从唐代就已经有立春食用春饼的习俗了。
春饼就是用面粉烙出来的薄饼,既可以单吃,也可以搭配一些时令蔬菜卷着吃。

3、吃春芽
在很多地方都有立春吃春芽的习俗,春芽指的是那些春天特有的芽菜类食材,比如头茬韭菜、春笋、荠菜、香椿芽等等。
这些食材刚刚发芽,鲜嫩无比,过年吃腻了大鱼大肉,适当的吃些清淡的春芽也是大有益处的!

丨立春:做3事丨
1、踏春
现代非常流行的春季出游与古代流行的踏春习俗不无联系。而在过去,踏春的形式更为隆重。
不同的地区也各有讲究,有的地方讲究踩高跷,或是荡秋千,登山,总之要踩在高处,来寓意新的一年可以步步高升。
有的地区有专门“报春”的人,在立春来临之际,盛装打扮,沿街高呼“春来了”,届时人们便纷纷走出家门,到郊外游春。
立春节气,无论北方还是南方,空气中都弥漫着清新的味道,阵阵暖风佛面,这时候我们不妨多出去走走,亲近大自然,感受春天的气息,心情也会变得轻松畅快。
2、贴春
立春之日“贴春”是我国的一个古老传统习俗,早在唐朝时期便已经非常流行。
所谓的贴春,是在墙上或者是门上张贴“宜春”的字画,而“宜春”便是指带有春字的吉祥词语,比如“春和景明”“春回大地”等。
当然手巧的人还会画一些春天景色的画张贴到家里,既可以增加春天的气息,也是表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3、祭祖
《景东县志稿》有这样的记载“:立春,各家具辛盘、春酒以祀祖。”
在立春这一天,各家各户会提前准备好新鲜应季的果品以及相应的祭品,来祭拜先祖。
既是表达对于故人的思念之情,与先祖分享春天来临的好消息,也是祈祷先祖庇佑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可以平安顺利。

丨立春:忌3事丨
1、忌吵架拌嘴
立春是一个吉祥的日子,在这一天不能争吵拌嘴,不能说脏话,这些都与立春的节日氛围格格不入。
在新一年的开端,还是要好好调整好状态,保持愉悦的心情,喜气洋洋地迎接春天的到来,不负春光,也不负自己。
2、忌理发
俗话说:发乃人身之草木。
立春回暖,草木初生,去损害刚出生的草木,这是不合天地运行草木生长之理的。
因此在立春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不理发这一习俗。
3、忌赖床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立春代表春季的开始,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这样重要的日子,人也应该有一个好的精神面貌来迎接春的复苏。
建议大家去田间或者公园走走,吸收新鲜空气,感受活力与自然,为自己的新年讨个吉利。

春为岁首,对于中国人来讲,立春是一个寄予希望的节气,经历过万物闭藏的冬季,我们终于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
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
立春这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这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刻,故有几愿:
一愿诸君且珍重,早晚清寒勤添衣;
二愿诸君且舒怀,敬往事一杯酒,悲欢如尘不回头;
三愿诸君且宽心,人生处处有美景,活在当下,不留遗憾。
立春亦如立人生,美好的春天行将而至,静待阖家团圆,一树花开。
点亮【赞】和【在看】,这一季,愿我们不负春光,不负自己!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BcrTXzzhjl8z4jSNN--X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