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时间:2012-06-15
媒体来源:中国日报(河北新闻网)
研发团队新增80后、90后新生力量
该校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石家庄铁道大学可视化航天系统平台研发团队成员已由最早的4人增至11人,增加的这7人,大多是80后的博士生和研究生,此外还有一名90后的实习成员。目前项目组成员平均年龄不到35岁。这些80后、90后将成为未来可视化航天系统平台研发的新生力量。
1989年出生的孟云秀是这个团队中年龄最小的正式成员,今年刚刚考取该校的研究生,因为成绩优异,在大四学习期间她就跟着赵旭正教授开始参与到研发项目中来。
作为一名新兵,这个23岁的小姑娘更多的工作是配合老师和师兄、师姐们在研发时做一些文档、文件整理和可视化航天系统小模块的模拟实验和检测工作,用她的话说能够参与此次神九发射保障工作,更多的是来向前辈们学习。
任务完成 最小成员幸福感飙升
加入项目组伊始,每天配合老师们没日没夜地搞科研,孟云秀压力倍增,觉得这个“重大任务”确确实实降低了自己的幸福指数,而现在随着该系统成功通过检测,孟云秀则幸福感飙升,“一个又一个难关的突破,觉得自己过得非常充实和幸福。”
提起即将跟着老师们出征神九,小姑娘难掩兴奋,“能够成为保障神九发射的工作人员之一,亲自见证这一重大时刻就已经非常幸运了。我一定做好保障工作。”(河北青年报记者何昳 通讯员张建新)
关注神九
神九与天宫一号“天吻”进入倒计时——
神九发射最后一次联演昨举行
昨日,神九进行出征前最后一次全区联合演练,这次演练重点是对发射流程、各系统间的协同配合,参试各系统软硬件状态的正确性,信息收发的一致性进行了最后的检查确认,达到了预期目的。
“下一步,各系统将做好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冻结状态,准备执行发射任务。航天员是6月9日进场以后参加了发射场的各种协调和各种演练,从目前看,航天员状态良好,所有的程序都已经熟悉了,具备执行飞行任务的条件。”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牛红光说。(央视)
相关新闻
我国新一代火箭发动机研制成功 助力载人航天、月球探测
据新华社电(记者余晓洁)记者14日从国防科工局获悉,我国120吨级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循环发动机研制成功,将作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动力系统,为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国家重大专项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这是我国首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压补燃循环发动机,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无毒无污染等特点。它的研制成功,意味着我国成为继俄罗斯之后第二个掌握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循环火箭发动机核心技术的国家。
原文链接:http://hebei.hebnews.cn/2012-06/15/content_2731017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