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1日15:00,山东省空间碎片监测与低轨卫星组网重点实验室2021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会在青岛理工大学现代教育中心210会议室举行。

答辩会特别邀请了山东科技大学胡效东教授作为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委员分别为青岛理工大学张庆海教授、青岛理工大学郭阳副教授、青岛理工大学于春雨副教授、青岛理工大学李东年副教授,青岛数智孪生科技有限公司刘入华总经理,答辩委员会秘书由青岛理工大学张天一老师担任。此外,实验室全体研究生也旁听了本次答辩会。
答辩会开始前,答辩秘书隆重介绍了答辩委员会主席和各位委员,并宣读答辩流程;然后,答辩委员会主席胡效东教授宣布答辩会正式开始。此次答辩实验室共3名硕士研究生参加,分别从研究问题、研究目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成果、工作总结及论文修改情况方面进行汇报,并认真回答了各位答辩委员提出的问题。答辩汇报结束后,召开答辩委员会会议。答辩委员们根据各位硕士研究生的论文水平和答辩情况,做出决议,写出答辩委员会评语。
李为普,工学硕士,论文题目为《小样本数据驱动的列车闸片磨损率研究及预测》,论文对小样本数据驱动的列车闸片磨损率进行了研究;采用制动试验台对铜基粉末冶金闸片进行磨损率与力学性能的测试;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闸片的热-力耦合特性;提出了一种BOA-BP方法用于闸片磨损率的预测。
程哲,机械专业硕士,论文题目为《空间目标监测与识别技术研究及系统实现》,论文针对空间航天器与空间目标碰撞风险增加,空间目标识别准确率较低等问题。依托原有望远镜控制与管理系统,构建监测与评估系统,完善空间目标监测系统;改进星图目标识别算法,提高识别效率及准确率;应用空间目标跟踪及碰撞预警方法,实现目标运动轨迹和碰撞预警;提出效能评估方法,实现对空间目标监测系统的评估。有效降低碰撞风险,优化监测设备系统建设方案,实现目标规避碰撞,维护在轨航天器的安全。
赵亚楠,机械专业硕士,论文题目为《主动反射面平台单调协同设计及设计管理方法研究》,论文针对主动反射面平台设计过程中,设计需求复杂多样、整体设计方案选择不合理等问题展开研究,分别从主动反射面平台的功能分析与建模、协同设计方法与设计管理方法构建进行分析,研究内容包含了使用IDEF0功能建模理论对主动反射面平台进行功能建模、提出一种解决局部设计冲突的问题的单调协同设计方法和一种适用于主动反射面整体设计过程的设计管理方法,编写系统软件并搭建了实验平台进行系统方法验证。
最后,答辩委员会认为3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达到了国务院学位条例对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答辩委员会经过讨论后一致同意通过论文答辩,建议授予李为普同学工学硕士学位,授予程哲同学和赵亚楠同学机械专业硕士学位,并对3位答辩同学顺利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表示祝贺。
